第103章

世家子 清涴 1557 字 2024-03-08

对于有能耐的属下,顾淮之从来就不会吝啬赏赐。大手一挥,给了领头的两个工匠每人一百两银子,其他匠人一人十两纹银。在这个一两银子就能抵四口之家大半年嚼用的时代,顾淮之给的这笔赏钱已经足够让匠人们欣喜若狂了。尤其是领头的那两个,这会儿已经高兴得浑身颤抖,双腿一软红着眼就给顾淮之跪了下来,连声感谢府君恩德。

顾淮之温声安抚了他们几句,又轻描淡写地给他们扔了个好消息,“这驰道若是顺利修好了,我另有厚赏。尤其是动工期间表现出色者,十倍赏之。”

来康郡后,顾淮之一直在砸钱,愣是用银子给自己砸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如今康郡百姓提起他这个新郡守都竖大拇指,纷纷赞他是神仙下凡。

基本上,顾淮之用大手笔的砸钱告诉了康郡所有百姓一个道理:跟着他,有肉吃。

效果立竿见影,老百姓得了实惠,真真切切地拿到了银子,朝廷公信力嗖的一下就上去了。要是搁几年前,别的官员给匠人们画饼,匠人们心里可能还得嘀咕几句。眼下,他们手里捧着顾淮之给他们的银子,再听到顾淮之说把事情办好了还会有奖励,哪还会怀疑?一个个仿若被顾淮之打了鸡血,目光坚毅地向顾淮之保证自己一定把驰道修好,不让府君大人失望。

那架势,就差立军令状了。

除了匠人外,百姓也是如此。顾淮之既然打算修路,自然就要征丁过来干活。不过和以往官员强硬地征丁服徭役不同,顾淮之给出的待遇十分不错,不但包一餐饭,还给发工钱。

眼下刚好过了秋收,农户们正得了闲。一听新来的府君说修路能发工钱,农户们想了想前些日子府君归还给他们的银子,觉得这个府君可信,纷纷踊跃报名。

开玩笑,能管一餐饭还给发工钱,这么好的事儿不去才是傻瓜。农户们也有自己的智慧,庄户人家本就只能靠天吃饭,没什么积蓄。一个成年汉子胃口可不小,哪怕官府不给工钱,就管一餐饭他们都乐意过去干活。

在顾淮之的金钱攻势下,安顺县修驰道的事儿就这么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安顺县城。

农户李大一边挑土一边同弟弟李二小声说话,脸上的喜色压都压不住,“府君可真仁义,竟然按天发工钱。我算了算,修路可得修好些天,最少也要一个月吧,这一个月攒下的工钱,够买把新锄头了。明年干活更利索!”

李二同样一脸笑容,哪怕肩膀上压了将近两百斤的担子都不觉得苦,想着昨天拿回家的工钱,李二就觉得浑身都是力气,擦了一把汗道:“县城布庄的花布真好看,我打算把工钱攒下来,买一匹花布回去。大丫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了,有这么一匹花布做嫁衣,她肯定是十里八乡最俊的姑娘。”

兄弟俩说说笑笑,满脑子都是对好日子的憧憬,更是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儿。

因为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兄弟俩也就没注意不远处有个身着蓝黑色衣裳,衣服上面绣满了繁复花纹,腰间挂了一把锃亮弯刀的大汉将他们的话听了个一清二楚。在这大汉身后,还有几个相同打扮的青壮汉子,恭敬地看着大汉,时不时看向附近百姓的目光都带着警惕和敌意。而大汉身边还站了个衣着朴素,放进人堆就找不出的文雅书生,若是顾淮之在这里,一定能认出来,这位书生,竟然是安顺县的陈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