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之争

“上些好的茶水点心。”薛夷光对着小二吩咐道,旁边的梧桐也赶紧将银子递给小二,小二拿着手中的银钱,笑得更谄媚了,他就说这位女客有钱大方,就这些银子,将状元楼中最好的茶点都送上来,也要不到这银子的一半,剩下的自然都是他的了。

等到小二端上来茶水点心时,薛夷光已经坐在了三楼的雅间的一侧,打开窗户,看向下面。

“楼下的那些举子你可都认识”薛夷光笑着问着身旁的小二,她虽然得了解元,但是她并不和京中的举子们交流,再加上她出去游学了一年,所以很多人都认不得,还有其他地方的举子她就更不认识了,要搞清楚这些人的想法,首先要知道这些人的身份,所以薛夷光只能问身边的小二。

“认识一些,只是来得多的几位举人老爷小的认识,再多的小人就不认识了。”小二答道。

薛夷光也不介意,指着下面的那些人问道“现在左右两边为首的都是什么身份”如今的状元楼中泾渭分明,分左右两边,双方各有为首的举子,被众人簇拥着。

小二顺着薛夷光只得方向看过去,回道“那是山东和浙江两府的解元,穿蓝衣的是山东解元公刘芳刘公子,穿青衣的是浙江府的解元公颜铄颜公子。”后来又看了一眼薛夷光小声道“这两位解元公都是青年才俊,特别是颜铄颜公子现在还没有娶亲呢。”

薛夷光看了一眼小二,她知道小二把她当成来相看的大家小姐了,不过她也不在意。知道了身份后薛夷光便开始关注下面这些举子了。

明白了两个为首之人的身份,薛夷光也算是明白这些举子是按什么划分成两派的了。

地域。

一南一北,两大地域。科举中地域问题的争斗由来已久。在大魏,北方学子长经

义,南方学子擅诗赋,南北之争由来已久。每次科举之时,南北士子录取的人数都会成为各地学子议论的话题,甚至朝中还因为南北之争出过大事。

魏太宗时期的一次会试中,由于当时的总裁和两个副主考官都是南方出身,结果当时的中榜的人中,一共八十人,前五十二名都是南方士子,这个结果出来后,北方学子愤怒之极,直接告了御状,将当时的总裁和两个副主考官全都告到了太宗皇帝跟前。

当时北方学子状告总裁和两位副主考官是南方人,所以偏袒南方的世子进而压制北方士子,一时间人情汹汹,京中骚动,太宗皇帝接到奏报,异常震怒,当即令正副主考官罢免停止,重新令当时的官员重新阅卷,明确指出要增录北方人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