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正因为这个,侯夫人很是高看大儿媳一眼。想着儿子已经不在了,儿媳妇年纪轻轻地守着,她也恐府中的人跟红顶白,叫大儿媳妇被人苛待了。如薛婠说的,无论吃穿用度,从侯夫人这里,便将上上等的先给赵氏。

赵氏为什么闹?她不是不明白。

可这人呢,说来也怪。先前为韩清求娶薛婠的时候,她信誓旦旦必不会委屈了薛婠。可看着二房夫妻两个感情好了,她又觉得心里怪怪的。

因此对着赵氏的无理取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尝没有敲打薛婠的意思。

结果,就把二儿媳妇给敲打到了国公府去。

于是东平侯夫人又开始数落了赵氏,“你说说你干的这叫什么事?一个丫头罢了,别说老二没有沾过她的身子,就是真有个什么,你做嫂子的难道脸面上好看?说出去都要丢死人,你倒好,大张旗鼓地闹起来。”

赵氏也委屈,帕子一沾眼角,“谁想弟妹气性那么大呢。大爷没能留下一儿半女,可大房也不能绝后啊。原就是母亲应了我的,三弟他们有了孩子,要过继一个给我,也叫大爷有个香火呢。”

“我那会儿是大爷身子骨不好,我没能生养。三弟可是壮壮实实的小伙儿呢,也没见弟妹开怀过。她要是个贤惠的,早该张罗着给三弟房里安排人了呢。她装死不理会,我却容不得这般心胸狭窄的。再说了,我也不是为别的,我是为大爷的儿子呢。”

要说这赵氏蠢钝糊涂吧,她偏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要说她精明吧,办的事儿却叫人堵心——既是要从三房的儿子里过继,如今闹这么一场是要怎样?莫非想让那丫鬟给韩清生儿子,再过继给她?

侯夫人一拍桌子,“你还有理了?”

“万事都逃不出一个理字呢。”赵氏凑到侯夫人跟前,明目张胆地挑拨,“母亲,叫我说,三弟妹就是这样不好。仗着国公府的出身,何曾把咱们放在眼里了?就是三弟,也被她拿捏在手心了呢。我倒是没什么,横竖只是妯娌,好不好的不看她就是了。我心里呀,只替您和三弟委屈。”

侯夫人看了她一眼,心里堵得不行。她本也不是个蠢人,薛婠强硬了起来,儿子也不站在自己这一边,立刻便想要回寰。只是这儿媳妇人都住到了国公府,总不能叫她这做婆婆的去国公府上接她吧?

就这么一犹豫,儿子也跑去国公府了。

弄得东平侯回来后对着妻子好一通的埋怨。别看这侯爷为韩清请立了世子位,可跟侯夫人两个,依旧是相看两生厌。他心爱的刘姨娘又给他生了个小儿子,如今虚岁也才三岁,正是粉妆玉琢叫人喜欢到了心坎上的时候。连带着刘姨娘,也更加得宠了。数落完了老妻,东平侯一甩袖子,去了刘姨娘的院子。

侯夫人对着孤灯半宿,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要说薛婠这事儿,薛婧是气得够呛。倒是一直不怎么出来的江老太太知道了,顿时就来了精神,特特地将薛婠叫到了松鹤堂里,教导了一通三从四德,嫡妻当贤良大度的话。见薛婠低着头听了半天也没个回应,老太太愈发不满了,“因个丫头就跑回娘家来,叫人怎么看咱们薛家的姑娘?你妹妹们还要不要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