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根香柱燃尽之时,也是谜底即将揭晓之时。
天成帝难得痛快地将手中看了一半的奏折搁下,几乎时间一到,便疾步走了下来。
盆中清水依旧是那般模样,然而随后,众人惊奇地发现,在盆中未曾有任何人动过的细竹条居然转过”了一个角度。放进去时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分明是一无疑。然而此时……
两边所指的位置明显颇为不同,可这分明死水无疑,又如何动的起来?
一旁小内侍见此奇景,差点腿脚一软便要跪下。
妈呀,这难道是神仙显灵了?
倒是天成帝不愧是一代君主,哪怕受到时代局限,知识有所匮乏,此时也大致明白了什么。随后所有所思的看向沈煊。
“沈卿的意思是,朕这脚下的土地本就是在转动当中?”
“回陛下,依微臣浅见,却是如此。”沈煊说的倒是平静。
然而一旁众内侍闻言可谓是大惊失色。
那岂不是每日都有地动?一位小内侍突然看向地面,恍惚间,还真的有些晕眩之感。
一旁的天成帝若有所思。
“朕记得,前几年间,有一日,朕奉太上之命清查海司。曾于海面儿之上有帆船从远方驶来,然而朕目光所及,却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
天成帝微微沉吟:
“这是否说明,海面之上,其实并不平直。
想到这里,天成帝不由脑洞大开。
“海上若是如此,那脚下的土地呢?”
“是否也存有某些形状?不过世人目之所及,终究过于狭隘。”
沈煊“………”
好厉害!
谁说古人古板,他不过给了根棍子,当今几乎都要翘起整个地球了。
沈煊心中崇拜之情如涛涛流水。
然而在天成帝眼中,沈卿对这般结论,好似并不惊奇?
对方定然是早早留意到此。
沈卿果然是细致入微,少有人及。
第132章
帝王端立于书案前,执笔而下,然而却是迟迟未动一字。
沈煊眼观鼻,鼻观心,不敢说话。说实在的,当今这罪己诏下的着实憋屈。
虽有若戴王冠,必承其重之说,然而此时明眼人都知晓,真正的大权还在大明宫那位手里。
权力人家掌了,罪过却是自个儿受了,再是个好心性儿的,怕也不会好过在哪里。此时还要在这里苦思自个儿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