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早年间,如明算这般非正统儒生想要坐上七品以上都艰难的很。然而如今,因着切实利国利民的功绩,农院中品级跨过四品高官的也不是没有。
这让那些自诩孔孟为尊的士人如何能看的惯,若非沈侯爷累世功绩在此,又有陛下全力支持,怕是农院早早被啃的骨头都不剩了。
唉,想到这里灰衣男子不由又是一叹,没人比他们这些非正统儒生更加清楚,农院的意义究竟如何。
“是啊,沈侯爷知识渊博又一向公正严明,这才给了我等一展抱负的机会,可这日后也不晓得究竟还能不能………”
另一名身着青衣的中年男子也不由叹道,他原是个出身农门的帐房先生,然而农院唯才是举,只要取中了便一跃官身。自十年前沈侯爷建立农院,并亲自出题取士已来。顶着家里不赞成的目光,十年间他几乎花费了所有积蓄识字学书,将侯爷所著书籍几乎倒背如流,历年算经也都被翻了个遍。
如今好不容易走到了今日,他是生怕出了差错。
男子话音刚落,又有几位同好哀声叹气,他们同眼前之人也差不多来历。虽今科并未取中,然心里总有希望在。原先虽有明算一科,然而如他们这些没背景的,便是取中了一辈子也大多是侯缺的命。但农院不同,想想那些同他们出身仿佛的,如今却已是受人尊重的高官们。
只有农院,才是他们这些人真正实现抱负的地方。纵是难考又能如何,一年复一年,总好比一辈子碌碌为为看的到头好。
听着临桌上一声声叹息,蓝衣男子不知如何安慰好友。
“庭之,沈侯爷既然决心离开,自然已经有了打算,侯爷倾尽心力建立的农院,定然会为其未来安排好的。”
“云彦兄不必如此,小弟心中都明白,以你我的出身,哪里还能不晓得,侯爷这般,对自己,甚至农院才是最好的选择。”
言庭之轻轻一叹,他们这些传承数代的清流 世家,最擅长的明哲保身之道。沈侯爷做此决定,他心中只会更加佩服对方。
户部虽为众部之首,但对沈侯爷来说,带来的名望好处却是远远不及农院的。月圆则缺,水满则溢,这道理谁不知晓,然而知道是一回事儿,真正放下却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思及此处,言庭之看着眼前面漏担忧的好友不由微微一笑, “小弟只是心中遗憾罢了,此生竟未能有与沈侯共事之时。”
话虽如此,男子眉目微松,神色却已经有些释然。
管云彦见此心头一松,不禁开怀畅道:“庭之此言差矣,众所周知农院同户部素日里可是有不少交集的,届时庭之何愁不能一詹沈侯风采?”
言庭之听罢微微一愣,在抬首时,眼中复又多了抹光彩。
而此时,农院之内。
虽早早知道沈煊离开已是板上订钉了,但临到此时,众人还是不由心中恐慌,下首的戴擢之也是如此。
“大人,农院当真不能没有您啊!”
“是啊,大人!”
“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