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闻言天成帝不禁皱了皱眉。

“父皇英明睿智,心中自有沟壑,儿臣断无质疑父皇之意。只是……”

只是江南这么些年,吏治混乱,明明鱼米之乡,诸般才子逐竞风流之地,却是白骨森森,乌烟瘴气。想到当年所见,那一幕幕,如今想来,天成帝心中仍旧不是不介怀的。

太上哪里不晓得身旁人的心思,也不动怒。只沉声道:

“皇帝可知,那些个世家真正最为惹人忌惮之处是什么吗?”

不等对方回答,太上皇便自顾自的说道。

“是声望,是世代累积之下,于百姓甚至世林之间的莫大声名。是江南众士子百姓的无边信赖与推崇。”

天成帝闻言若有所思,太上少有认真的看着眼前之人,他这个儿子啊,皇家少有的讲究实在之人,于名望二字并非不计较,只是比之实际好处,到底还是少了份在意。也看低了这“声名”二字所能带来的莫大影响。

然人非美玉,孰能无瑕?太上对此并不恼怒,只谆谆道:

“皇帝你熟读史书,应该知晓,前朝嘉明帝在位之时,可谓大肆打压世家大族,极力扶持寒门子弟。短短数年之久,又有多少世家分崩离析?”

“然而鼎盛之时不过两代之久,那些个几经败落的世族复又卷土重来,眼前的江南吴家便是个中翘楚。”

不知想到了什么,出口声音愈发的悠远了起来。

“当年的吴家究竟败落到何等地步呢?诺大的世家只余一二子嗣零落的偏远支脉,万亩良田更是尽数归于朝中。然而百年不到,覆灭的高楼便又再次一跃而起。到了前朝末期,吏治混乱之时,于江南等地号召力更是远超朝廷。”

“待到兵戈四起,诸多士子百姓受其庇佑,更是只知世家而不知皇朝为何姓?只待一声令下,江南半数学子都要为其所使。若是揭竿,

必有数万民众为之响应。”

再加上对方百年来累积的财富人脉,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酣睡?

想到数十年前那般艰难的处境,便是隐忍如太上,面上都带着些憋屈之色。

天成帝隐隐心惊,毕竟自他接触朝事之后,太上的种种手段已然发挥了成效,江南三大世家虽权柄赫赫,然而到底于清流,甚至百姓之中名望已然不复以往。

于江南而言,他之所见,到底还是乱像居多。反而为此忽视了其他。

天成帝默默低下了头,不禁为自己曾经的诸般埋怨心中羞赧。

父子两人遥遥看着外面狂风骤雨,庭前芭蕉淅淅沥沥,雨打之声叮咚作响。

“皇帝啊!真正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几乎没有一个是从外面便可以打倒的,便是一时倒了,只要一息尚存,必将后患无穷。”

“归根结底,世家之祸,在其骨而非其之形,其骨不毁,其形不散!”

“但反而言之,当一个簪缨世家丢掉其累世风骨,毁掉其历代声明之后,便已然流于常俗,泯然于众世家中。”

暴雨声声中,太上一字一句无不重重的印在天成帝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