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大宁原来的官员,全部软禁,各处布防等地都换上了自己的人。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作为风暴中心的京都却是最先安定下来的,而其他地方的乱才刚刚开始。
之前京都的消息被陶瓒完全封锁,各路诸侯们虽是察觉到事情有异但是也摸不准境况到底如何。
所以不明真相的诸侯皆是按兵不动,至此在此事上他们也就通通失去了抢夺先机的机会。
等到皇帝身死,闻肇入了京,陶瓒病重,应青掏空国库带走玉玺等等消息传出的时候。
纵使身经百战,在权利争斗中浮沉多年的诸侯们也是听得目瞪口呆。
实在是万万没想到,事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侯们原本在京都安插了自己的人,但是因为闻肇秉承着,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的原则,将所有有嫌疑之人和京都内的桩子通通都一锅端了。
自己的人没办法传回消息,这导致诸侯们到现在听到的都是些似是而非的传言。
他们被这些流言搞得晕头转向,分不清真假。
一会儿是闻肇的身世,一会儿又是应青攻占皇宫。
一会儿闻肇杀了皇帝报仇,一会儿又是应青在奉天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将皇帝的脑袋打碎弄死。
反正各种乌七八糟的流言让他们根本无法判断,这一切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只觉得桩桩件件都听着离谱,匪夷所思。
不过能肯定的是,皇帝真的死了。
闻肇接管了京都,而跟这一切都脱不了干系的应青搬空了国库,拿走了玉玺。
这些都是真的。
但也恰恰是因为这些是真的,所以差点没把诸侯们给搞疯,有的人气得差点吐血
他们筹谋这么多年,谁都不敢轻举妄动,生怕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