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他不是为万民做了这个皇帝,但也不想被人指着鼻梁骂成昏君。

“臣请罪。”萧宏跪下来,“流民之事,确实是臣处置不当。臣并非推卸责任,但流民的数量足有数万之众,建康内外的丹阳郡城,石头城,东府城,西州城全都安置不下,需要东迁到吴地。可大多数流民不愿意离开建康,而且吴地那边也不愿意接收。新朝初立,各地都是百废待兴,州府的负担也不小。”

连年战乱,加上天灾人祸,导致人口急剧损失,此番让士族把私匿的奴仆放出来,也是为了增加人口,不准士族的势力继续坐大。这道诏令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没想到清算出来的流民数量,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

萧衍往前走了两步,停在一棵老槐树下,“他们不听,你不会抓或杀?妇人之仁!”

萧宏低头不敢说话。

他没上过战场,得益于几位兄长的庇佑,留在家乡读书耕田,连只鸡都没杀过。只有经历过战场上刀头舔血,你死我活的境况,才会明白有时候手段过于仁慈,并不是件好事。

萧衍索性给弟弟指条明路,“朕看过秘阁里,关于前齐孝文帝登基那年所颁布的诏令。迁移人口,需要给予耕地,满五年或八年,再在当地落籍。”

萧宏眼睛一亮,这段时间,各地清算士族多占的山泽,缴了不少的耕地和果林,尚无人去耕种。若这些流民愿意前去,不仅能促进当地的农收,还可增加人口。暂时不编入籍,也可缓解州府的压力。

“陛下英明!臣这就回王府,召集幕僚办理此事!”萧宏起身,又对着萧衍的背影长拜,然后匆匆离去。

等他走了,萧衍这才一手按住头,一手撑着树干,那种该死的头疼欲裂的感觉又来了。

暗处立刻有几道人影落下,其中一个上前扶着他,“主上,属下扶您去住持那里。”

不久之后,在住持的禅房内,许宗文跪在床边,在萧衍的头上施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