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招工告示上写的不止招打铁匠,还要招个干杂活的,给打铁匠的月奉是二两银子,毕竟是个苦累又闷热的活计,自然不能给少,干杂活的一个月给二钱半银子,比寻常店铺酒楼的活计高出半钱银子每月,这也是因着打铁铺子比旁的地方热些累些。
且他们家是不管饭的。
原本周梨花主动提议,大不了多管顿饭,一个月少给半钱银子的,但被赵归否了,说太麻烦。
她可不嫌麻烦,她只心疼钱。
到时候一旦立了契,便是家里铺子没有生意,人家的工钱也是得给的。
然而赵归又不听她的。
因着月奉高,人倒是很快就招齐了。
招的打铁匠是先前就开过打铁铺子的孙诚,他家原本是小有些财产的,因着家里有不少田地,前些年为做生意卖了家里不少田地,结果再息罗县做打铁铺子赔了个底儿掉,也就老老实实地回乡下继续种地了。
最近听人说赵归地打铁铺子招人,便过来试试。
因着打铁匠虽然苦累,但到底比种地挣得多。
孙诚也是个身形彪悍的,虽比赵归还是差了些,但走在大街上也是个小偷见了都躲的主儿。
长相还算周正,听说今年二十八了比赵归大了三岁,也是正值壮年。
但别看只比赵归大三岁,人家却已是有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现下妻子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听说大女已经十三,再过几年便到了嫁人的年纪了。
他是压力大,直言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只想多挣些银子养家里的娃娃。
比较凑巧的是,招来的伙计竟是北街孙家的,也就是前些日子抱狗的那家的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