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承平年少 青城山黛玛 853 字 2024-03-09

至于二等以下的宫人,棉袄倒是足够的。棉花据说几百年前中原就有了,不过种植得不广,还是皇帝掌天下之后,明令要求,“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用棉絮做冬衣的习惯才延续下来,对于不能用裘衣避寒的寻常百姓而言,这是天大的好事。

总的来说,这一年除了巴蜀地动外,四境之内称得上风调雨顺、年丰时稔。

腊月初八的时候,宫中还在城中心支了八口大锅熬制腊八粥分送,都中男女老少无论贫富,都可以来领一碗。那些有亲友在宫里当差的人还说,这是贤妃娘娘的提议,图的是与民同乐,愿的是盛世承平,万代不易。

一时间妇孺皆知贤妃,倒不知皇后。

皇后可无意和她对垒。一则无形中抬举了她,仿佛二人身份相当似的。二则,裁判的心是偏的,战与不战,胜负都是一样。

她只叫宝珠代劳,用熬粥的各色果子在江米顶上拼出吉祥图案来,或是“福”字,用以赐给曹家。

这种宫眷们送腊八粥给娘家的风气,兴许是从前朝传下来的,倒有些人情味,且不以位份高低区别对待,嫔御们都很乐意这样做。

太子妃也不例外。今年因为要发嫁她,双亲皆在都中,待过了年,他们又要回封地了。

未出阁时还想着同民间一样,三朝回门,后来审时度势,也就搁下不提了。

正丹朝贺的时候应当可以见上一面,只不一定说得上话。

她慢慢拼着那杂果,眼泪猝不及防地便掉进了粥米里。

“殿下回来了。”外头有人问安,太子妃连忙擦干净脸颊,可惜来不及补粉,起身往外去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