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实上,谁都知道,芯片不可能真正靠BAT,甚至拿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投资来说,那也只是杯水车薪。
阿金是廖师傅最后一个徒弟,说是徒弟,其实更像是养子。
廖师傅一生没有孩子,他不让人叫他廖总,因为他总觉得自己还是当年明宏里的那个技术员。
阿金二十八岁时把廖师傅在医院里送走,也是那一年,他决定回到家乡承包农场,因为廖师傅过去说的那句话,“一个行业,你想要把自己奉献给它,但你没有能力,也回不去,而你整日与之为伍的工作却又不能让你感到满足,这就是人在理想与现实之中的纠结之处。”
阿金不想继续做着他不想做的工作,于是,他收拾行囊,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他看着姚信和一直沉默的样子,有心攀谈,便找了话题道:“我其实一早就在论坛里见过你的照片。”
姚信和略微愣了一愣,抬起头来,问他:“论坛?”
阿金笑着点点头,打开自己的平板电脑,指给他看:“喏,就是这个,这个论坛原本只是一个国际生物兴趣小组的网站,后来被开发扩大,成了现在一个比较知名的兴趣者论坛。这就是你吧,喏,你们半导体板块儿里的人,不少都在说你年轻有为,还有很多孩子看了你的履历,也想从事这个行业呢。”
姚信和平时很少上网,也很少会进来这样非技术类型的论坛里看,此时,他看着论坛里对于自己的肯定,以及最上面总版主的名称,一时有些不知话该从何接起。
因为那个名称,正好是顾兰青以前告诉过他,白迎蕊初恋的名字,而后面那一串数字,则是他的生日。
姚信和对于自己这个生疏的母亲从来没有过什么格外深厚的亲情,如今,知道她在暗处关注自己,难免羞愧,而后也生出了一股情绪上的共鸣。
阿金知道姚信和不爱说话,便也不追着他问,只是开口感叹了一句:“如果廖老在,应该会很高兴看见你们现在的样子。”
姚信和于是抬了抬自己的眼镜,问到:“为什么这么说?”
阿金笑着回答:“因为你们现在处于一个很好的时代啊,无论是国家的实力,还是各方面的资金来源,甚至技术支持,都是最好的,一个再有理想的人,也得碰着一个好时代不是吗。”
姚信和因为他的这一番话,突然一下就笑了出来。
阿金觉得有些莫名,他本来就挺喜欢打看漂亮的人,姚信和这突然一下笑起来又格外好看,把他自己弄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于是抬手挠挠头发,小心翼翼地问到:“你不这么觉得啊?”
姚信和摇摇头答到:“不是,我觉得你说的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