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流放三千里 慕君年 1590 字 2024-03-08

至于流民自己新开的荒地则属于流民私产,新村的宅基地搭配多少荒田都有定数,每户多少人配多少亩田均有标准,如此一来便能尽可能的多收容更多流民。

随着北疆雪化回暖,越来越多滞留在中原的流民到达湟川之畔,眼前所见大出他们的意料。

齐云将军不仅派了渡船来接,到了对岸还有施粥的粥棚,办理入户的官吏就在渡口摆了桌案,根本无须他们去找,只要回来马上有人安排去处。

临时搭建的户籍登记处外,拒马栅栏把人群分流,但依旧里三层外三层一片喧腾,几个浊吏嗓子都喊哑了。

“已经拿了牌子的人别滞留在这里,速去安置的新村,到了地自然有人给你发放稻种,还有士兵帮忙盖房,如今正值春耕,赶紧去吧,别在这耽误了!”

“以前的村子都被燕贼毁了,现在的新村都是宋先生统一规划,你想要返回原籍不能了,再说新村都有驻兵,安全也有保障。”

“从军是有银钱,只要去了就能领二两银子,你哭什么?进了营能吃饱还能挣军功拿赏田,又不是要你儿子去当奴隶,去去去到隔壁去,别在这里占地方。”

“你呢,你有什么问题?”

“拿了户籍牌子的人别滞留在这里了!!”

“从军到隔壁——!!”

芙蓉坪顶到笔架岭一带,宋凤林规划了数十处新村,成立文曲乡芙蓉乡管辖这些新村。

刘湛又在芙蓉坪顶的制高点建立兵营,从这里可以纵观苍霞平原一马平川的荒野。

新村开荒如火如荼,刘湛也在加紧募兵,如今平均每日能征来数百新兵,这些新兵全部进入兵营集训,由曹壮负责练兵。

到得五月中旬,到燕地刺探敌情的斥候回禀,燕军并无异动,燕王在重建燕大都收拢部落。

刘湛估计燕王在今年内都不会派兵南下,正好可以趁此良机发展晋阳城周边的荒野。

夜里,将军府掌了灯,宋凤林依旧带着闻青山路长全等几名文官在算账。

这些日子收容安置流民可谓是花钱如流水,粥棚每日发放的粗粮粥和粗粮饼都掺了磨细的稻糠以降低成本,可即便是这样,银子依然像泼水一样的支出。

征兵给了二两抚恤银子不能少,流民入户给的稻种更加不能少,征上来的士兵也得配装备,都是钱啊。

幸亏去年抄了陈氏一族得了不少银子和粮食,否则周转会更加困难。

“把陈氏那几处宅子挂牌卖了吧。”宋凤林拿了主意。

“不能就这样用银子去买粮食,刘成,你先到汉中去跟胡商低价买了货,再跟中原到汉中来的大商队市换粮食。”

刘成马上明白了宋凤林的用意,如此利润套利润,他就能用最少的银子换回更多的粗粮。

一旁,刘湛安静的喝茶陪着,听到这里也是十分佩服。

北疆这烂摊子,也只有宋凤林有办法盘活,换是谁胆敢收容这样多的流民,还能有条不紊的安置妥当?

这些日子刘湛可是亲自鞍前马后的侍候,夜里也不敢胡乱折腾。

“光是施粥治标不治本,得让这些流民能尽快自力更生。”宋凤林笔下刷刷的写。

“让刘记商行提高山珍的收购价,鼓励流民闲时进山采摘,往后可以逐步在粥饼里多掺稻糠,免得有人好吃懒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