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流放三千里 慕君年 1575 字 2024-03-08

春耕之后刘学渊打算把家里的那石精粮挑去县城里换成粮食,顺便也把刘湛一个冬季猎的兔毛皮拿去卖了换钱,刘湛是个待不住的,能去县城转转自然也跟上。

父子两人再次来到上次换粮的粮行,因为不是秋收之后的换粮旺季,粮行里很是清闲,店里只有一掌柜的端坐在柜台后算账。

“一石精粮换两石粗粮。”掌柜见了有人来换粮便不急不慢的说。

“敢问掌柜的,开春之后粮价仍旧没有回落吗?”刘学渊问。

那掌柜上下打量刘学渊,也许是见刘学渊谈吐不像一般庄稼汉那样粗俗,便回了他的话。

“好心提醒你们,这粮价只会看涨不会看跌,如今粗粮的行情跟精粮一样紧俏,搞不好过些日子连两石便也换不到了。”

刘学渊一惊。“这是为何?”

山里的佃户哪里知道天下大事,掌柜眼中不屑。

“上月西夏与我们大楚在幽州开战,西夏王出兵十五万,短短十天连下我们三座城池,如今天下震动,皇帝陛下已下旨调集全国兵马势要灭夏,这一战怕是会旷日持久。”

刘学渊已经震惊得无以复加,商人胆子再大也不会拿西夏攻克大楚三座城池这等大事来杜撰,想必消息是真的,天下在平静了十年之后再起硝烟!

如此一来,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按粮行的价格换粮。

跟掌柜兑换了两石粗粮,父子两人又去布庄把兔毛皮卖了。

路上刘学渊不住的长吁短叹。“陛下当真是太肆意妄为了,文帝花了十年的时间呕心沥血缔造的太平盛世啊,唉,如今战事又起,受苦的只会是百姓……”

刘湛无可无不可的听着刘学渊唠叨,他反而觉得这样自以为是的皇帝就该有人来给他当头一棒。

何况对于贵族来说打仗还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战火烧不进中原大地,越是打仗皇帝就越依赖大臣,刘湛在心中腹诽着。

父子两人各有心思的来到布庄。

按照市价十五张兔毛皮换了三百三十文钱,一张完整的兔皮能卖到二十二文钱。

刘湛不禁动了心思,兔子一年可出栏,平日里吃些野草便行了非常好养,也许他可以想办法从山上掏一窝野兔回来家养试试看。

之后出了布庄,刘学渊又领着刘湛进了书斋。

那书斋的伙计斜着眼睛打量两人,瞧两人粗布衣衫的穷苦模样心里鄙夷又是来蹭书的,正想着要是一盏茶的时间不走他就赶人。

刘学渊转了一圈似乎没找到想买的书便回来问伙计。“这位小兄弟,我想买一本千字文,但是新书怕是不够钱,请问你这里有别人转手的书籍出售吗?”

“是有别人转手的书籍,我去看看有没有千字文。”伙计没想到刘学渊真的是来买书。

刘湛走得累了蹲坐在门槛上等,伙计去了库房他便好笑的说:“那伙计刚才肯定是想赶我们出门了。”

刘学渊无奈的扯了一笑。